怪象——85亿美元中国芯出口复进口
电子元件,电子元器件深圳市创唯电子有限公司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电子技术
怪象——85亿美元中国芯出口复进口  2012/3/1
“明明是销往内地的芯片,却需要先出口再进口,这对我们还比较弱小的芯片企业意味着什么?”3月7日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在“2007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”上的一席话,引起台下上百位芯片业内人士的共鸣。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规模接近5000亿元,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,而同期我国大陆“国货复进口”芯片87.4亿块,金额高达85亿美金。“这是个怪现象,大大的怪现象。”一些芯片业界人士感叹。“国货复进口”之
  “明明是销往内地的芯片,却需要先出口再进口,这对我们还比较弱小的芯片企业意味着什么?”3月7日,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在“2007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”上的一席话,引起台下上百位芯片业内人士的共鸣。  

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06年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规模接近5000亿元,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,而同期我国大陆“国货复进口”芯片87.4亿块,金额高达85亿美金。  

“这是个怪现象,大大的怪现象。”一些芯片业界人士感叹。  

“国货复进口”之怪  

根据《十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监测报告》的定义,国货复进口是指在中国生产制造,并已实际出口离境的原产于中国的货物,在未进行加工改变货物状态的情况下,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转复运进境。  

对芯片设计企业来说,“国货复进口”,就是先将设计好的芯片成品或半成品先出口再进口的过程。  

“在国内芯片设计业,这是个普遍现象。”上述芯片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,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大部分国内IC设计企业的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的比例都非常大,但这些在向海外销售的芯片中,有一大部分其实是回流到内地的。  

“就拿展讯通信来说,去年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金,其中就有约3亿元人民币的芯片先出口再进口。”该人士说。  

再比如国内较为知名的IC设计公司中星微电子(Nasdaq:VIMC)和珠海炬力(Nasdaq:ACTS),这两家公司的海外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比例都在50%以上,但进一步观察便会发现,两家公司生产的芯片,分别应用于PC摄像头和MP3,这些产品的最终生产地实际上都在中国。也就是说,所谓出口的芯片,大部分以原材料名义再次流回国内。  

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,2000年以来,我国芯片行业的国货复进口逐年上升,2006年的85亿美金更是创下历史新高。  

避税之法  

俞忠钰称,“国货复进口”存在的原因之一,与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有关。  

一位芯片设计公司负责人解释道,由于芯片并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,芯片设计公司的客户都是一些诸如PC、MP3、手机等消费电子">消费电子品牌厂家,所以有些实行全球统一采购的跨国公司,会要求统一出口芯片,然后以原料进口形式回到国内再进行生产。  

不过,造成“国货复进口”额增长迅速的更大原因,还在于我国的现行产业税收政策。  

“说白了就是避税。”上述业界人士表示,国内目前对芯片产品的内销需要征收17%的增值税,而对芯片出口实行17%的出口退税政策。17%的增值税让不少芯片设计企业寻找变通之法——通过出口享受的出口退税,抵消部分增值税,从而降低财务成本。  

展讯通信的一位内部人士认为,基于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,不少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这一产业时都给予非常大的优惠政策,尤其在税收方面,比如新加坡只征收3%的增值税,中国TW是10%,韩国是5%。 

事实上,对于鼓励芯片业发展,国家并非不无考虑。2000年由国务院公布的《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》(业内称“18号文件”)就规定,视同于软件公司的芯片设计公司,2010年前按17%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,对实际税负超过3%的部分即征即退。不过,这一优惠条款在2005年终止以后,芯片产品就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按17%税率征收增值税。  
与《怪象——85亿美元中国芯出口复进口》相关列表
电话:400-900-3095
QQ:800152669
库存查询
Copyright(C) 2011-2021 Szcwdz.com 创唯电子 版权所有 备案号:粤ICP备11103613号
专注电子元件代理销售  QQ:800152669  电子邮件:sales@szcwdz.com  电话:400-900-3095